讯: 上午有实习、下午有面试,就算起晚了,也不去上课。 近日记者在普通高校采访时发现,原有的 大四皆空 现象依然存在,并伴随着手机APP软件的发展而愈演愈烈。

专家认为,大四的出勤率和毕业生的前途并非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而简单粗暴的严格管理或 网开一面 的方案也并非 治本之策 。专家建议,应对应届毕业生多些 人文关怀 和心理层面的干预和辅导,让其在人生的 十字路口 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逃课花样

APP软件帮你雇人上课

只要在手机上发布需要 帮逃 的课程名、时间和补偿条件,就会有同学愿意 代课 。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应届毕业生张骁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了专门为大四学生设计的APP软件 超级逃课助手 。张骁介绍说,该款软件最早起源于川渝一带,最近在长春的大学生群体中也逐渐流行起来。

在软件中,代 雇主 上课的人每上一节课,就能得到30至80元不等的酬劳, 当然补偿标准可以自己定,有时候就直接约 雇员 吃饭,两人就直接交朋友了。 张骁说,在吉林大学、东北师大等学校,使用该软件的人正逐渐增多,他曾用软件发布过一些求 代课 的帖子,不出一个小时,就大约能得到七八个人的回复。

学生有 张良计 ,老师就有 过墙梯 。为了防止学生逃课,老师点名花样如今也是不断翻新。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在纸条上写出姓名、专业,逐排按人数收纸条;有的在下课后点到谁的名字,谁就离开教室;也有像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魏骁勇一样,研发 刷脸 软件进行点名

吉林大学商学院学生马慧向记者介绍说,她曾选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讲课的邓老师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曾发明过点名软件。该软件分为不同的点名方式:选择 铺天盖地式 ,则选课的全体同学都会被点到名字;选择 重点选拔式 ,则针对记录中经常缺课的同学进行点名

逃课原因

就业压力导致 大四皆空

近期,一条名为 看了这个,你还逃课吗? 的微博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原本150人的课堂上,仅有40多人出勤。70岁的老教师低头自责: 我讲课不好,学生都走了。 让人十分心酸。有网友跟帖说: 本来逃课了,看到这个立马回教室。

但也有不少大四同学表示:尽管逃课是不对的,但是面对求职、考研等种种压力,不得不向现实 低头 。吉林大学毕业生孙晴说,虽然 逃课助手 和 点名软件 都在与时俱进,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大四 空巢 问题却一直都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一到毕业季,学生就要面临完成学业和顺利就业的 两难 抉择,这让人感到头疼。

不少网友认为,如今沉重的就业压力是导致 大四现象 的根本原因,因为就业形势严峻、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前移,所以学生为了加速就业或暂时升学逃避就业,都选择提早告别课堂,进入求职或考研复习的阶段。

大四是就业或升学的预备期,在这个时间段拿出一定的时间、精力为未来做准备,这本身无可厚非。 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钟新说。但从整体上看,钟新并不认为毕业生逃课是一个过于严重的社会问题, 招聘会天天开,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天天找工作。在学校的层面内,我们通过协调,就完全能够处理这个问题。圆满完成学业和顺利就业,两者其实并不矛盾。 他说。

逃课反思

严守规则 还是 网开一面

如何** 大四皆空 ?有人建议学校应进一步严格教学管理制度,强制让大四学生回归课堂,规范就业市场秩序。也有人认为学校应尊重逃课毕业生的选择,为他们 网开一面 。

东北电力大学教务处负责人刘冬云表示,当下有些高校把四年的课程压缩到三年,或在大四的课程计划里容忍学生逃课,这其实都是校方不负责任的行为。但华东师范大学编辑专业教师何云开则表示,现在不少学校对大四逃课都持默许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高校对大学生自身选择的尊重。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学以致用,片面强调教学管理而忽视了学生的就业,这未必不是一种本末倒置, 钟新说, 我们更应该关注毕业生在就业季的思想状态、心理问题,帮他们走好从大学生过渡为社会人的重要一步,这比单纯关注课堂 空巢 更有意义。